說起知識產權,不少人一頭霧水;談起商標、專利和版權,一般人有個印象;說起專利申報、版權登記,有些人認為辛苦半天弄回來一張紙,除了增加點榮譽以外,沒有什么價值。然而,法律上將知識產權定義為無形資產的一類,不是毫無道理的,懂知識產權運營的人才會明白,商標、專利、版權背后是多么巨大的金礦。
通俗的說,知識產權運營就是把無形的“知識產權”變成有形的“知識產錢”的過程。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知識產權進行質押融資。一些優質的知識產權如馳名商標、基礎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等,銀行及民間資本是允許其作為抵押物換來真金白銀的。我國對知識產權融資持鼓勵態度,不少地區也出臺了扶持政策,尤其是一些輕固定資產的高科技公司,更容易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企業發展急需的資金。
由于知識產權有明確的權屬和排他的性質,許可他人使用并收取費用也是常見的方式。比如商品生產中的貼牌生產、專利授權費即在此列。許可的特殊形式是以知識產權出資入股,直接占有股份并參與經營。一般來說,專職研發的機構和知名品牌的擁有者會采取這樣的方式。
除此之外,版權的周邊價值也不可忽視。近日,《憤怒的小鳥》電影上市,首日票房即破億,成為Rivio公司的續命良藥。而擠爆了的上海迪斯尼,更是反映了版權運營蘊藏的掘金潛力。 形象授權,最省力的掙錢方式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訴訟。由于知識產權具有獨占且排他的特性,這使得知識產權訴訟成為獲利或達成其他商業目的的手段之一。80%的專利官司打到最后都是和解的結果,此次華為起訴三星,很可能背后的目的就是達成和解,實現專利交叉許可或者促成技術合作,從而實現真正的研發自由。以打促和,在正常商業請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也是可以采用的手段。 鼓勵創新是國家的大方向,不少地市及經濟開發區都有鼓勵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專利證書、軟件著作權證書、著馳名商標證書等均是爭取政府扶持的重要證明文件。直接補貼、稅收減免、程序簡化等政策的傾斜對企業經營環境是極大的改善。
如何知道自己的知識產權值多少錢?知識產權評估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評估結果可用于質押貸款、增資入股、轉讓估價等方面作為重要參考指標,也可以借助連續的品牌評估對企業進行經營層面的診斷和驗證,在維權方面,法院認可的評估結果甚至可以作為案件證據直接用來支持自己的權利主張。
先風知識產權集團作為河南地區領先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一直致力于提供更有深度的企業知識產權服務,先風集團即將開展知識產權評估業務,敬請期待。
先風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文中配圖僅用于說明觀點,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或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