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各國刺激、拉動消費的呼聲越來越高。由于文化消費既能促進經濟發展“量”的增長,也能推動經濟發展“質”的提升,因此,對于如何提升文化產品經濟價值的研究也成了世界各國研究的重要課題。
5月23日-24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與中國國家版權局主辦,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中國陜西省版權局協辦的“版權和相關權熱點問題亞太地區研討會”在陜西西安舉行。來自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孟加拉國、蒙古國、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越南等國的百余名版權機構代表,共同聚焦了數字環境下如何進一步提升亞太地區版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的能力,推動各國間建立更加平衡有效的國際版權保護體系等問題。
5月23日—24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中國國家版權局在西安召開“版權和相關權熱點問題亞太地區研討會”。
各國深入研究 版權產業對GDP貢獻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研討會上,版權產業對于各國GDP與就業的貢獻研究、如何提升文化產品經濟價值問題成為與會代表研討的熱門話題。
按照WIPO的定義,版權產業涉及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復制、發行與傳播,還涵蓋采集、存儲、提供信息的信息產業。版權產業分為核心版權產業、相關版權產業和部分版權產業。自2002年起,WIPO就啟動了版權產業對于各國GDP與就業率的貢獻研究。
澳大利亞表演者權協會(APRA)國際部負責人Scot Morris是世界版權領域的一位資深專家。他在研討會上介紹說,通過他多年的研究得出結論:“版權保護力度如果增強1%,外國直接投資就會增長6.8%。”2002年-2014年,澳大利亞在版權產業上雇用了100萬以上勞動力,相當于澳大利亞整體勞動力的8.7%,同時也為澳大利亞創造了1114億澳元的經濟價值,相當于澳大利亞GDP的7.1%,也促成超過48億澳元的出口額,這相當于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1.8%,這些數據說明版權產業對于澳大利亞經濟發展非常重要。Scot Morris還舉例說,不久前作為國際作者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成員的APRA AMCOS與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及議會聯合發布了《2014年澳大利亞現場音樂表演的經濟與文化價值》報告,對于現場音樂表演為澳大利亞國家經濟提供的財務效益進行了量化,這份報告是基于塔斯馬尼亞大學組織的一項國際調研結果。報告分析認為,在現場音樂表演上花費的每一澳元,會給相關利益群體帶來3澳元的利潤。據報告估計,2014年澳大利亞現場音樂表演部門就創造了157億澳元(相當于97.7億歐元)的價值,提供了6.5萬個全職或者兼職崗位,并為各級政府帶來了可觀的稅收。
正是由于版權產業對于各國經濟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國也于2007年首次開展了“中國版權相關產業的經濟貢獻調研”項目的研究。據中國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湯兆志介紹,自2007年起我國已經連續開展了8年版權產業對GDP貢獻調研活動,調研內容與標準完全是按照WIPO的分類方法和標準來進行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版權產業占GDP6.53%,2014年占GDP7.28%,這一數據已超過了澳大利亞,這也可以看出中國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一直保持著健康持續增長的態勢。這種增長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在不斷提升。顯而易見,隨著中國進一步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知識產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作用將會進一步顯現。
版權核心產業成出口貿易“大戶”
來自韓國高麗大學法學院的Lee Dae-Hee教授在研討會上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說,韓國文化內容產業中的動畫、游戲、電影、電視、卡通、廣告等版權核心產業占比很大,而且是出口貿易的“大戶”。他舉例說,今年收視非常火爆的電視劇《太陽的后裔》,目前已經出口到了中國、泰國等32個國家,他相信這部電視劇的制片人肯定賺了很多錢,當然該劇也給其相關產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Lee Dae-Hee還對比了韓國和美國的差距。他介紹說:“美國電影、電視行業對于國民經濟具有相當大的貢獻。2013年美國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7.7%,其中電影占美國文化內容的5.3%,廣播占16.1%。據美國電影協會首席執行官Chris J.Dodd介紹,‘2013年將近200萬人的工作直接或間接地依靠電影和電視行業。2012年中,影視產業為美國貢獻了160多億美元的地區和聯邦稅收’。”Lee Dae-Hee感嘆道,即使韓國影視、娛樂業所形成的“韓流”大受亞太地區觀眾、網友的歡迎,但依然沒有實現版權貿易順差。2014年韓國出口電影達2640萬美元,但進口達5010萬美元;電視行業出口達3360萬美元,進口達6400萬美元。這說明,韓國電影電視產業所起的作用比美國要小。“我期待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韓國影視產業會蓬勃發展,不只是風靡亞洲,而且能夠走向全球,為未來韓國的GDP作出更大的貢獻。”
目前,不僅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且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版權產業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視。尼泊爾版權局局長Rajendra Sigdel介紹說:“目前尼泊爾也在大力推動保護知識產權,因為提升和保護知識產權可以刺激經濟增長,創造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提高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樂趣。”
全球版權產業持續增長
記者在研討會上還獲得了WIPO公布的一組數字:發達國家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由2013年的6.32%上升到2014年的6.62%,轉型國家由2013年的5.14%上升到2014年的5.28%,發展中國家由2013年的5.04%上升到2014年的5.29%。
這一數據說明,近年來全球版權產業的增長是持續的。WIPO版權發展司司長高航分析說,互聯網為以版權為核心的創意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各種藝術作品通過網絡實現了跨境傳播。WIPO非常重視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創新能力建設,一直努力通過各種形式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地應對網絡新技術對于創意產業所帶來的挑戰,讓它們從版權體系中獲取最大化的收益。組織召開此次研討會的目的就是通過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促進亞太各國在版權領域進行經驗交流、問題研討與分析,希望促進亞太地區版權界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版權市場持續繁榮發展。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