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回歸手機市場的諾基亞近日動作頻頻,不僅計劃推出新品,還發起專利大戰,控告蘋果侵犯其部分技術專利,為“復出”打響了第一炮。而蘋果同樣不甘示弱,反訴諾基亞收費過高。
專利大戰為諾基亞重返手機市場造勢,但這場法律訴訟可能拖延多年,大量的訴訟費對此時蹣跚起步的諾基亞來說,壓力不小。而放眼手機市場,諾基亞的渠道、市場以及品牌剩余價值都不復當年勇,不得“天時地利人和”,重回巔峰或只是一場美夢。
挑起專利戰
剛剛宣布重出手機江湖的諾基亞,第一個動作竟然是發起專利大戰。近日,諾基亞向德國、美國等3家法院提起訴訟,指控蘋果公司旗下iPhone、iPad等產品在顯示器、芯片組、軟件以及其他方面侵犯了諾基亞32項專利權。而早在幾個月前,諾基亞還曾在美國起訴了安卓陣營巨頭——華為。
對于不少業內人士亦或是用戶而言,諾基亞已是“沒落的貴族”,此番專利糾紛矛頭對準今日手機業的霸主蘋果,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不過,顯然蘋果公司對此并不是很“買賬”。據悉,蘋果公司已在美國對諾基亞等9家公司提起反壟斷訴訟。蘋果公司稱,這些公司利用不公正和違反公平競爭的專利條款,從手機廠商的創新中抽取不合理的版稅。蘋果公司還表示,自從把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后,諾基亞已成為“專利流氓”。
據悉,此番對簿公堂并非二者之間的首次專利糾紛,2011 年,在耗時近兩年的“斡旋”之后,二者的專利大戰終于告一段落。有分析師估算,蘋果當時向諾基亞一次性支付了約4.2億歐元;此后,蘋果每個季度向諾基亞支付的后續費用至少達到9500萬歐元。
新仇+舊怨,這次的專利大戰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管諾基亞是否是“專利流氓”,但絕對是“專利巨頭”。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22日,諾基亞的專利檢索總量為12970件(條),遠超蘋果。
皆為東山再起?
不管這場專利大戰走向如何,諾基亞已博取了大眾眼球。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表示,諾基亞起訴蘋果并不是為專利,而是為市場,通過起訴蘋果,可以重啟諾基亞的高端形象,意味著企業是技術沉淀的,同時可以喚醒記憶中的客戶,很多專利都是長久戰,可以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力。但在專利戰開局能否助推諾基亞在手機業重新崛起的問題上,業內人士多持消極的態度,認為諾基亞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
首先,不得天時。在科技、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手機業競爭者不斷涌現,市場也日趨飽和。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的最新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4.5億部,同比增長0.6%。雖然增長率仍為正數,但遠遠不及2015年10.4%的增長率。市場擴容速度放緩,諾基亞想要在此時從眾大佬口中“虎口搶食”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不得地利。沒落的諾基亞可謂命運多舛,幾經轉手,無論是在歐洲大本營還是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此前的渠道優勢都已是“喪失殆盡”,不少渠道商都已轉到安卓和IOS陣營多年,諾基亞此時回歸,渠道建設上雖可以“輕車就熟”,但是依舊困難重重。
最后,“人和”已喪失。諾基亞在眾多用戶心中已經成為情懷的標簽,但如今,“砸核桃”不再是諾基亞獨步天下的武器,以什么新特色來拉攏用戶是諾基亞崛起的關鍵。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諾基亞賣身微軟之后推出了一些機型,但市場反響并不如意,這也讓“新諾基亞”的重生困難重重。
何去何從?
來自供應鏈的最新消息稱,諾基亞新東家HMD Global計劃在明年2月底的MWC 2017大會上發布首款諾基亞手機之后,再于明年第2、第3季度推出另外四款新品。諾基亞正在回歸的路上,但手機市場瞬息萬變,除了蘋果、三星雙寡頭之外,連谷歌都推出了Pixel旗艦手機,并且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在內的手機企業也不斷壯大,爭食市場蛋糕。面對如此錯綜復雜的市場地位,諾基亞未來將何去何從?
的確,先行發動的專利戰可以幫助諾基亞吸引大眾眼球,為重出江湖造勢,但在渠道、市場以及品牌剩余價值方面,已不復當年勇,如果只抓住“專利”這一點,HMD或許將會把諾基亞品牌推到一條不歸之路上。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諾基亞的專利戰是為提速儲備專利潛在價值的釋放,畢竟不少業內人士已經預測,未來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會取代智能手機。對諾基亞來說,目前,重建渠道、立足創新,或是重奪市場份額的有力措施。
諾基亞未來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