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如果你在開發專屬軟件,那絕對應該考慮在版權局進行軟件版權登記。從投資回報來看,目前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軟件保護方法了。以下就是馬上給你的軟件進行版權登記的五個原因:
1.登記過程簡單,價格低廉,但有個前提條件
前提條件是:在美國版權局進行版權登記必須早于軟件侵權訴訟發起時間。美國版權局對軟件版權登記流程做了詳細說明,申請過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完成申請表;繳納申請費;提交軟件部分源代碼文件。通過美國版權局的eCO website 網站在線登記軟件版權,程序簡單,價格合理,每個登記作品只需35美元。但應注意,不要提交含有商業機密的源代碼,因為提交的源代碼需要接受公眾的檢查。部分包含商業機密的源代碼應在根據操作說明提交前重新編輯,使其變成不可讀狀態。
2.版權保護軟件的結構、序列和組織
聯邦巡回上訴法院針對甲骨文與谷歌訴訟案的裁決表明,版權保護除了保護文字源代碼外,還保護軟件的結構、序列及組織。這點很重要,因為它意味即使第三方編寫了不同的代碼,只要軟件抄襲了你的軟件的功能及方式,就難逃潛在的侵權責任。
3.版權登記能提供的重大補救措施
如果是在侵權發生后才進行版權登記,你可以獲得的賠償包括能夠證實的實際損失,侵權方因侵權而獲得的利益(這部分沒有計入實際損失);但是,如果是在侵權行為發生前或者是軟件出版后的三個月內就進行版權登記了,考慮到公平公正的原則,每款軟件可以獲得750到30000美元的法定賠償額。 若對方屬于故意侵權,受害人不必證明其實際損失,每款軟件將會得到高達150000美元的法定賠償額。不管何時登記版權,除了獲得實際及法定損失賠償外,還有其它好處,如能夠暫時或永久性禁止他人進一步侵權、扣押并處置侵權產品、取得訴訟費和律師費賠償。法定損害賠償和律師費賠償因為可以促使侵權方更快妥協與你達成和解而顯得特別重要。
4.版權登記通過許可證協議對軟件加強保護
在某些情況下,只要你的合同交易對手的行為違反軟件許可協議及其他協議就可以被認定為侵犯版權,你就有資格通過上述補救措施獲得相應的法定賠償及律師費。當你的合同交易對手違反了相關的合同條款,在不滿足合同中所規定的許可條件下擅自使用你的軟件,威脅到你的獨家版權的時候,上述補救措施就派上用場了。
起草協議義務很關鍵。千萬不要把它寫得跟約定事項似的(如,“被許可方同意……”), 一定要在授權之前寫上前提條件(如:在……的條件下,被許可方才能……”)。
5. 專利申請變難
法院最近做出的裁決使得電腦軟件申請專利變得更難了。特別是在愛麗絲(Alice)與結算銀行(CLS Bank)訴訟后,聯邦最高法院確定要通過以下兩方面測試來評估軟件的專利資格。首先,看專利聲明針對的是否為抽象概念或其它不具有專利資格的概念;如果是,再看這些專利聲明是否已經把具有聲明性質的東西轉變成可取得專利的東西。換句話說,軟件專利聲明必須要有創新概念,并足以確保該創新概念生產出的專利數量要遠遠超過原概念(抽象概念或其它不具有專利資格的概念)本身產生的專利數量,畢竟原概念只能產生一個專利而已。
最高法院做出此裁決后,下級法院以不能滿足兩方面測驗為由判定許多軟件專利無效。美國專利和商標局也拒絕了很多軟件的專利申請,稱它們只是很普通的業務方法而已,不具有申請專利的資格。軟件專利申請變難的事實更凸顯出尋求其他軟件保護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版權登記值得一試。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