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冒群)江蘇衛視的原王牌欄目《非誠勿擾》,在深圳中院終審判決商標侵權后,被迫改名《緣來非誠勿擾》。今年1月,江蘇省廣電總臺公開發表提請再審的聲明。昨日,記者獲悉,《非誠勿擾》商標權糾紛案再審經聽證后獲準,廣東省高院已下達再審民事裁定書,此案將啟動再審程序。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執行。
《非誠勿擾》是江蘇衛視收視率極高的王牌欄目,在海外也是聲名遠揚。2013年2月,溫州一位叫金阿歡的小伙子起訴《非誠勿擾》商標侵權。金阿歡訴稱,他早在2009年2月16日就申請了《非誠勿擾》商標,在2010年9月7日獲得了商標注冊證。而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節目于2010年1月開播。金阿歡認為江蘇衛視侵害了自己的商標專用權,要求江蘇衛視停止侵權。
2015年12月,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金阿歡勝訴,判令江蘇衛視立即停止使用《非誠勿擾》這一節目名稱。二審判決后,金阿歡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非誠勿擾》節目改名。在此情況下,《非誠勿擾》被迫改名《緣來非誠勿擾》。
二審判決后,江蘇省政府法律顧問、南京律師協會副會長汪旭東對此案發表觀點。汪旭東認為,就該案而言,在涉及江蘇衛視播出的《非誠勿擾》節目名稱是否是商標性使用這一關鍵的法律問題上,深圳中院的審判“非常的草率”。汪旭東認為,從法律上講,商標作為一種標識性權利,盡管和名稱一樣,也具有區別性特征,但兩者的區別性內容和含義卻是不同的。從社會公眾的認識角度而言,也基本沒有把商品名稱當作商標的。
今年4月19日下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非誠勿擾》商標權案舉行公開聽證會,決定是否啟動再審程序。聽證會上,江蘇衛視指出,二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其不構成侵權,涉案商標不相同,服務也不相同,在侵權不成立的情況下,應該按照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6項進入再審程序。
對此,原告金阿歡的代理人當庭反駁稱,江蘇衛視構成侵權,法律依據是商標法第57條第6項。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