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品牌,或者以動物形象或故事為背景的品牌,正在漸成各行業領軍品牌,并構建起每個動物品牌的商業伊甸園。
然而品牌的進化從未停止喧囂,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商業市場需求。從去年5月1日,新修改的《商標法》正式施行以來,截至2015年9月,我國商標累計注冊申請量為1764.17萬件。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注冊的企業達到1.16萬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許多企業在品牌注冊時更傾向于動物名稱,給自己的品牌更加人性化的觸感。
“動物品牌”近些年風靡中國,趨勢愈演愈烈。這一現象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也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期,市場對于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的集中體現。
與歐美商業品牌發展史脈絡一致
“動物品牌”在歐美歷史上也出現過輝煌時期,回顧歐美的工業化歷史與市場經濟發展史,與中國有較強的相似性。
首先,20世紀初,歐美主要國家完成了工業化進程,而在工業化完成之前,歐美集中誕生了一批知名品牌,1837年法國愛馬仕,1847年德國西門子,1853年美國李維斯牛仔褲,1854年法國路易威登,1886年美國可口可樂,1903年的美國福特汽車,1910年法國香奈兒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以創始人或品牌持有人來命名的品牌。中國在完成工業化之前,也集中出現一批同樣以人名命名的品牌,狗不理、張小泉、王麻子、王老吉、泥人張、盛錫福等。
工業化完成后的美國,在20世紀30年進入大蕭條時期,隨后通過各種改革,其中有最著名的羅斯福新政,這里不多累牘,美國成功在20世紀中期開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期,這個時代誕生一大批以動物為形象的品牌,1952年“米老鼠”贏得奧斯卡獎,至此“迪士尼”成為家喻戶曉的卡通公司,白雪公主、唐老鴨、hellokitty、哆啦A夢、小熊維尼、史努比等一系列知名動物品牌飛速發展,它們讓商業品牌發展進入新的紀元,既品牌不再受產品本體界限的束縛,如“米老鼠”其品牌商業價值已經滲透到衣、食、住、行甚至醫療等各個行業。
對照中國市場發展脈絡,我們發現,新中國的市場經濟在建國后40年逐漸完成工業化進程,直到改革開放后,中國近十幾年間進入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階段,這也與美國戰后高速發展軌跡近似,尤其最近十年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動物品牌”逐漸成為主流消費市場領軍品牌。僅以食品領域為例,三只松鼠、百草味、刺猬阿甘、金絲猴、大白兔等,并伴隨著國產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熱播,光頭強與熊大、熊二的故事,其動物形象逐漸滲透到中國各個商業領域。
“動物品牌”有著精準市場定位
迅速崛起的“動物品牌”均有其成熟的商業定位,它們在準確的捕捉到細分藍海市場機會的同時,迅速高舉品類旗幟,短期內建立起品牌認知。
如,家喻戶曉的“三只松鼠”2015年規模超過20億,雙十一僅單日成交額達2.5億,短短4年時間,確立成為堅果細分市場老大地位,到2020年,計劃超過100億規模。
“百草味”這個三眼怪,在零食品類發展迅猛,策劃的“517吃貨節”成為食品類目全網重要營銷活動,發現有趣的零食成為三眼怪的使命。
“刺猬阿甘”定位于烘焙品類,心智明確,烘焙有著3000億的市場份額,巨大市場容量,烘焙品類這些年發展迅速,發達國家的烘焙食品消耗為人均年72公斤,我國目前僅為人均0.8公斤,空間巨大。
“大白兔”糖果老字號,常年占據奶制品糖果銷量首位。
“動物品牌”受資本市場追捧
“三只松鼠”從2012年拿到首輪IDG的150萬美金開始,連續4年均獲得風投注資,2015年9月,再次拿到3億元資本注入。目前估值40億左右。
三眼怪“百草味”在2016年,斥資以9.6億元收購價,被A股公司“好想你(002582,股吧)”并購。
“刺猬阿甘”,烘焙食品領軍品牌,在短短2年時間,積累20萬用戶,成為烘焙食品品類發展最快的品牌。目前網傳包括北京、上海幾個大型風投基金,開始關注“刺猬阿甘”烘焙品牌。
(責任編輯: HN666)
shangbiao.cc網站內容那個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號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