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櫥柜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一個嚴重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那就是櫥柜抄襲、同質化現象逐漸暴露。用“千篇一律”來形容或許言過其實,但各櫥柜品牌之間的產品設計雷同、撞臉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櫥柜企業須將原創放在首位。
當原創櫥柜產品與抄襲產品在渠道發展方面互相重疊時,甚至在同一家賣場“共處一室”時,產品的原創設計企業就會受到極大傷害,因為抄襲產品的售價往往比原創產品便宜,更能吸引消費者購買。業內人士就此指出,這種現象的發生不僅嚴重損害了原創企業的利益,更傷害了原創者的感情。
另一個讓櫥柜原創企業擔憂的問題是,隨著近些年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一些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小型企業憑借“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大肆侵權,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企業的工廠在哪里,維權方有時甚至連起訴對象都找不到,即使能找到,其企業資質也有可能已被注銷,或是又換了個“馬甲”繼續在網上銷售,這給原創企業維權帶來困難。
隨著櫥柜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不同品牌櫥柜的外觀近似設計越來越多。對此,自主創新設計的品牌往往是“有苦說不出”,確定賠償數額、侵權行為認定、維權成本高是家具產品原創企業維權時面臨的三大難題。
雖然櫥柜的專利權認定已細致到產品的每個零部件,但抄襲企業只對產品零部件形狀稍作改動的做法并不構成侵權,這讓產品原創企業維權時難以找到證據。“畢竟都是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把零部件稍作改動不會對櫥柜使用功能造成太大影響,卻可以輕易規避侵權風險,一些企業有意識地這么做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給侵權行為認定造成了障礙。
市場經濟存在著激烈競爭,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產品占領市場,要達到這種目的,就要把自己的發明創造及 時申請專利,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得到國家法律保護,否則,你的發明創造誰都可以使用,你 的產品誰都可以仿造,失去了占有市場的機會。 另外,自己的發明創造如果不及時申請專利,別人知道你的發明創造后,會把你的勞動成果提出專利申請, 當得到專利權后,反過來向法院或專利管理機構告你侵犯專利權,使原發明者的勞動成果不能使用,不能實施,使原發明者處于挨打的被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