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專利大國體現為專利數量積累和規模擴張;專利強國則強調專利對于經濟強國的支撐作用,體現為專利成為國家創新力的核心要素和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近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年度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接收的專利申請量達110萬件,占全球專利申請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為首個年度接收專利申請量超過100萬的國家。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我國長期以來卓有成效的專利工作的必然結果,確立了我國專利大國地位,也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從專利大國成為專利強國?光明網特邀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許春明教授深入分析。許春明表示,我國從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轉變的關鍵是縱深推進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實施,全面提升專利的運用績效。
要數量更要質量 從專利大國走向專利強國
【專家簡介】許春明,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國家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商務部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中心專家庫專家。中國科技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秘書長,復旦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上海知識產權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主要著作有《知識產權制度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知識產權制度與經濟增長:機制、實證、優化》、《數據庫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基礎》等。
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世界知識產權指標》(WIPI)2016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受理了110.1864萬件發明專利申請,比2014年增長18.7%,成為全球首個在單一年度內超過10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的國家,連續5年世界第一!WIPO新聞稿以“中國的強勁增長推動2015年全球專利申請量上升到290萬件”為題,正是說明了WIPO對我國專利申請量增長和對全球專利申請貢獻的肯定和贊賞。
2015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可謂成就輝煌、令人矚目,連WIPO總干事高銳先生也表示“中國的申請量極其不尋常”。從申請總量看,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10萬件,幾乎相當于排名其后的三個國家的總量:美國(58.94萬件)、日本(31.87萬件)和韓國(21.37萬件);從增長速度看,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率高達18.7%,高于世界平均增長率(7.8%)近11個百分點;從全球占比看,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申請總量的比例達到37.9%,大大高于美國的20%、日本的11%。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我國長期以來卓有成效的專利工作的必然結果,確立了我國專利大國地位,也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已形成國際高標準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強有力的知識產權司法、行政雙規保護機制;在政府政策引導下,企業逐步具有了明確的知識產權主體意識,具備了較強的知識產權能力,產生了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專利申請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高??梢哉J為,我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第一階段,基本實現了確定的目標,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尤其是在專利數量積累和規模擴張上成績顯著。
我國專利大國的成就過程,反映了我國專利工作的創造保護導向和知識產權保護的被動移植性。與美、德、日等專利強國相比,我國專利工作的差距已經不再是專利的創造和保護,其最大差距在于專利的布局不足和運用績效未能充分發揮。我國專利工作面臨的問題是,專利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專利布局需要進一步優化,專利運用水平急需提高,專利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保障和引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以專利的國際布局為例,2015年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10萬件,但是,我國的海外專利申請量只有4.2萬件,只占國內申請量的3.82%,而同期美國的國外專利申請量為23.8萬件(占其國內申請量的40.4%),日本為19.5萬件(占其國內申請量的61.2%)。這就意味著我國有96%的發明在海外放棄了專利保護,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國際市場優勢。
專利大國體現為專利數量積累和規模擴張;專利強國則強調專利對于經濟強國的支撐作用,體現為專利成為國家創新力的核心要素和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我國從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轉變的關鍵是縱深推進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實施,全面提升專利的運用績效。專利大國已為我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奠定了數量規模和體制機制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國要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快速維權機制,以嚴保護、快維權確保專利運用績效的發揮;要以專利運用為核心,引導專利創造、保護和管理,改專利創造推動模式為專利運用引導模式;要健全專利工作評價標準,不以專利數量、規模論英雄,而以專利質量、結構為評價標準,從重視專利數量積累向重視專利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升級;還要促進專利的轉化實施,從簡單化的專利數量增加、規模擴張向實質性的專利轉化運用、增能提效升級,從專利工作的政府外部推動向專利工作市場內部驅動升級,充分發揮專利對創新驅動發展的保障和引導作用,實現知識產權強國目標。
[責任編輯:趙清建]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