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主辦的商標品牌和馬德里國際商標體系成立125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發來祝賀視頻,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發來賀信。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玉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出席紀念活動并作主旨演講。
張茅在賀信中指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所涵蓋的114個國家,代表了全球貿易額的80%左右。目前有效的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已達125萬件。馬德里體系為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國際間商標注冊的重要途徑。中國政府1989年加入馬德里體系,從2005年至2015年,外國申請人指定中國的馬德里申請連續11年位居馬德里聯盟第一。中國申請人提交的馬德里申請也長期位居前十,2015年排名第六位,2016年截至目前暫列第五位,顯示出馬德里體系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和生機活力。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新階段,發展品牌經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已成為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識。中國企業也不斷以品牌為基礎,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和營銷。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不斷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提供優質服務,同時更加注重提高馬德里體系的運用水平,推動中國品牌國際化。舉辦此次活動,將極大地增強中國企業的品牌國際化意識。
高銳在祝賀視頻中表示,2015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收到了將近5萬件商標國際申請,中國是申請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之一,也是馬德里體系國際申請中被指定最多的國家。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馬德里體系的申請人最有吸引力。該組織希望將馬德里體系打造成任何提出商標國際申請即在不止一個國家提出商標申請的人的首選體系。
劉玉亭在題為《加強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推動中國商標品牌國際化》的主旨演講中指出,馬德里體系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對促進商標國際保護、推進全球知識創新和品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加入馬德里體系,既為中國商標的國際化創造了條件,也為其他國家的商標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打開了大門(全文見2版)。
王彬穎女士在紀念活動上作全球品牌和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體系發展的主旨演講。在專題討論環節,中外嘉賓圍繞馬德里體系與經濟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
馬德里體系成立于1891年,目前締約方98個,成員國114個。中國分別于1989年和1995年加入《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和《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議定書》。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申請人提交的馬德里國際商標有效注冊量達21622件,成為世界經濟舞臺最為活躍的中國元素。
此次紀念活動旨在宣講馬德里體系在支持國際品牌發展和推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來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德國、美國、日本等2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的40余名代表,國家工商總局、部分省(直轄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企業界代表,共200余位嘉賓出席紀念活動。劉玉亭在活動期間會見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女士和馬德里聯盟大會主席、墨西哥工業產權局局長米格爾·馬爾甘先生等外賓和代表。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主辦商標品牌和馬德里國際商標體系成立125周年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