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規定的第二種“合理使用”的情形為適當引用,根據《著作權法》(2010)第22條第1款第2項的規定,適當引用指的是:
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6條第1項的規定,適當引用的情形包括在通過信息
網絡提供的作品中適當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13)第2條的規定:
本規定所稱信息網絡,包括以計算機、電視機、固定電話機、移動電話機等電子設備為終端的計算機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固定通信網、移動通信網等信息網絡,以及向公眾開放的局域網絡。
著作權法一方面在于保護著作權人的權利,另一方面也在鼓勵優秀作品的創作和傳播,從而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特別是創作評論文章和學術著作時,不可避免地要引用他人的作品進行評論、說明問題、證明觀點。
例如,在微信公眾號中寫一篇影視評論文章,就會使用到電影中的臺詞、劇照,甚至會播放影視劇中的片段、音樂等。
著作權法規定的“適當引用”正是為了豁免這種復制、信息網絡傳播等使用行為可能導致的侵權責任。
“適當引用”是對著作權人財產權的一種限制,在中國,適當引用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
只能引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
這限于引用人作品發表的情形,因為引用人作品一旦發表,也必將使被引用人作品部分公之于眾,從而侵害了被引用人作品的發表權,甚至是隱私權。
目的僅限于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
評論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就是戲仿評論(parod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惡搞”。就是利用現有作品的部分要素,并添加評論者的個性化內容,對現有作品的內容或藝術風格進行評論,呈現出滑稽、幽默、挖苦、嘲笑、諷刺的批評效果。
例如,2006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就是對電影《無極》進行了辛辣而肆無忌憚的諷刺。雖然《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中使用了《無極》大量的畫面,但主要反映模仿者對原作品作者相對立的觀點和立場,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介紹或評論目的的合理使用。
注明出處和被引用作品作者的姓名
從尊重被引用作品著作權人的權益來看,應當注明出處、作者的姓名,甚至會對作者進行簡單介紹,適當引用不得因此而侵犯被引用作品著作權人的其他合法權益。
引用必須適當
從被引用作品內容的“質”和“量”上看,所引用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實質部分,適當引用他人作品在數量上和質量上應有一定的限度,當引用比例超過一定的數量時可能構成侵權。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