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機廠商、科技公司專利侵權鬧得沸沸揚揚,今年上半年,接連發生了“華為起訴三星”、“高通起訴魅族”等多起專利侵權案件,有些商家表明侵權原因是專利授權費用貴的驚人,實在負擔不起,那么有些企業就開始擔心自己的產品了,是不是自己也專利侵權了呢?
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
如何判斷專利侵權?首先咱們來看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八條 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采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因此,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以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準的,而非說明書和附圖,更不是產品本身。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簡要說明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公司感覺自己生產的產品與市場上的一款產品基本相同,擔心自己侵權他人的專利。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要首先搜索一下該產品是否具有有效的專利權,根據有效專利權的授權公告權利要求書確定其保護范圍,再判定自己是否落入到專利權保護范圍。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專利權要求書包含的是ABCD四個技術特征,而你的產品只有ABC三個技術特征,沒有技術特征D,而D是專利權內要求的必要的技術特征,那么你的產品因為缺少了一個必要的技術特征就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你的產品有ABCDEF六個技術特征,即使多出兩個技術特征,但是只要包括了ABCD四個技術特征就造成了侵權。
所以,當感覺自己的商品和其他商品類似時,不一定是專利侵權,主要看申請專利的技術內容與自己產品的技術特征是否一致,如不全具有專利要求書上的技術,那么很幸運,你剛好合理的避開了專利侵權,就不用為之而擔心了。企業們申請自己的專利時,如果對于專利申請不太了解,建議選擇一家專業的代理機構代為辦理,這樣在遵守法律的情況下,還可以規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