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經紀公司就侵權一事發布律師函
騰訊娛樂訊(文/小西)最近,電影《判我有罪》片尾曲盜用16mins樂隊歌曲的新聞在音樂圈里炸開了鍋。老狼、韓紅等人紛紛挺身而出為原創音樂人發聲,韓紅更表示,自己創作的《那片海》,同時出現在兩部電視劇里,沒有任何解釋,連招呼也沒打過。
其實,這類侵權事件在音樂圈真是一抓一大把,那么作為原創音樂人該如何識破片方的套路和陷阱?簽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如果被侵權,維權的具體步驟是什么?音著協、音集協、文化部、國家版權局這些機構都是干嘛的,有什么聯系?為此,騰訊娛樂采訪了唱作組合南征北戰隊長汀洋、龍神道鍵盤手臧鴻飛、唱作人趙英俊等多位資深音樂人及第三方律師龐理鵬,為大家奉上含金量十足的“防坑指南”,看完保證讓你少走十年彎路。
擺正心態:新人不等于免費 和買斷版權說NO
最近幾年,原本只是電影附屬品的主題曲大有逆襲之勢,隨著《小蘋果》、《萬萬沒想到》、《清風徐來》等電影主題曲的橫空出世,筷子兄弟、趙英俊等原創音樂人也獲得熱捧。不少沉寂多年的歌手紛紛乘電影東風,嘗到了走紅的滋味。于是,給電影做主題曲成為不少音樂人“曲線救國”的辦法。大制作的電影平臺好,宣傳渠道多,吸引了不少急于展露頭角的音樂人,但正是抱著這種“占電影光”的心態,許多作者都吃了啞巴虧。
“我們用你們獨立音樂人的音樂就是給你們面子,我們這么大臺、這么大片子,用了怎么著?”臧鴻飛表示龍神道的音樂曾被不少影視作品采用過,但很多制片人面對獨立音樂人卻永遠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甚至還有片方提出5000快去就買斷你的版權,這首歌就跟你沒關系了”,汀洋告訴記者。但即使作為新人,基本的版權意識也應該有,不能認為“機會大于一切”,該簽的版權合同必須要簽,但買斷版權這種霸王條款絕對不能簽。
另外,趙英俊告訴記者,通常寫電影主題曲都是急差,“因為電影上映前一周左右是宣傳的黃金期,所以要趕在那天放大招”,由王菲演唱的《港囧》,他僅用了三天就寫完,甚至沒有來得及見菲姐一面。汀洋也說,“通常給影視作品配樂,十個活兒有九個都得加急,通常要在一個禮拜之內完成”。但盡管時間緊任務急,音樂人也要提高版權意識,先談合同再做事。
簽約技巧:拿到定金之后再頭腦風暴
前面說到了簽約的重要性,下面咱們再聊聊該如何簽這個合同,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首先,“在合同中你要明確,作為歌曲的創作者,你就是版權人,可以授權片方使用他想要的東西,片方可以給你署名,但不能讓片方成為版權人,否則之后對于歌曲的使用,音樂人就處于被動地位了”,汀洋提醒廣大獨立音樂人。
另外,簽約的時間點也很重要,汀洋表示:“在合同沒有敲定的時候,和片方的創意團隊溝通一次就行,之后幾輪的頭腦風暴都要在簽約之后進行,畢竟創意也是音樂人的血汗。”這些都是汀洋花錢買來的教訓,“一部電影通常有幾家公司合力完成,參與者既有投資方、制片方也有發行方等等,很有可能在你們和其中一家公司談妥后,另外兩家公司突然提出否認意見,這樣之前的工作都白費了”。
最后,即使是新人也不能在合同中處于弱勢,“即使不要歌曲的制作費,也要談好置換資源,比如如何宣傳,這也是對自己權益的保護”。
維權步驟:先發律師函再起訴
那么,如果不幸被侵權了怎么辦,該如何維權?第三方律師龐理鵬也給出了建議。首先面臨的問題是你需要證明歌曲的著作權是你的,這就有以下兩種情形。
第一,如果你之前已經為歌曲注冊了版權,即根據版權證書等材料可以證明歌曲的版權是你的。以此為依據,你可以要求侵權方承擔侵權責任。實踐當中,我們一般會建議被侵權方委托律師向侵權方發送律師函,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就音樂侵權而言,侵權者的責任一般包括了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通過致送律師函沒有解決問題的,我們會建議被侵權一方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方承擔責任。
第二,如果你之前并沒有為歌曲注冊版權,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通過證據證明自己是相關音樂作品的所有者,這就要求音樂作品創作者在創作時有保留證據的意識。但是在實踐當中,這個問題并沒有那么簡單,所以還是建議音樂創作者在創作完成后及時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各省直轄市主管部門備案,也可以到中國音著協的音樂版權注冊平臺注冊。
獨立創作人注意事項:保留創作證據,及時申請版權
一般情況下,簽約公司的音樂創作人不需要擔心版權是否注冊的問題,音樂公司一般會有專人處理版權注冊或者保護的問題。如果你是獨立的音樂創作人,該怎樣防止被侵權呢?
龐理鵬律師表示,作為獨立音樂創作人,防止侵權的方式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創作時,注意保留創作的證據。創作完成后,及時申請注冊版權,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在自己的音樂著作權受到侵害,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有關機構反映問題維權,也可以委托律師,通過法律程序維護權益。
科普:音著協、音集協分別和文化部、國家版權局是什么關系
提到版權問題,音著協、音集協、文化部、國家版權局這幾個機構就會浮現在眼前,那么這些機構都是做什么的?又有哪些關聯呢?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音著協的全稱是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該協會是由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發起成立的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維護作曲者、作詞者和其他音樂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非營利性機構。
音集協的全稱是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該協會是經國家版權局正式批準成立的我國唯一音像集體管理組織,依法對音像節目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實施集體管理。
國家版權局是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管理工作。2013年3月,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
所以,音著協、音集協都需接受國家版權局的指導和監督。而文化部作為我國最高的文化行政機構,則起著統領全局的作用。
好啦,硬貨就這么多,最后用著名音樂人崔恕老師的話提醒各大片方,“音樂是無價的,想用的話當然可以,但是前提一定要取得版權方的同意,這是行業間最起碼的尊重”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如刪除或支付稿酬,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